瀏覽人次:
36578
畢業論文
博士班歷年畢業論文
編號 | 畢業 年月 |
姓 名 | 論 文 題 目 | 指 導 教 授 |
1 | 70.6 | 陳義勝 | 我國企業主持人人格、組織結構與組織效果關係之研究 | 楊必立、吳靜吉 |
2 | 70.6 | 陳明璋 | 企業環境、策略、結構對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機械、電子、石化三種產業之實證探討 | 楊必立、陳定國 |
3 | 72.6 | 林財源 | 科技環境變動下企業戰略之研究 | 蔣緯國、郭崑謨 |
4 | 72.6 | 陳肇榮 | 運用財務比率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實證研究 | 盛禮約、黃俊英 |
5 | 73.1 | 何培基 | 民營企業大型製造業整合制宜理論應用之研究 | 陳定國、黃俊英 |
6 | 73.1 | 李仁芳 | 兒童資訊處理與消費行為發展之研究 | 劉水深、吳靜吉 |
7 | 73.1 | 周逸衡 | 國人價值體系與台灣大型企業管理行為關係之研究 | 陳定國 |
8 | 73.1 | 余朝權 | 企業生產力衡量與分析之研究 | 劉水深、高孔廉 |
9 | 73.1 | 何雍慶 | 企業成長階段與管理制度演變之研究 | 楊必立、陳定國 |
10 | 73.6 | 林志忠 | 新技術應用對經營管理影響的研究--通信工業實證研究 | 楊必立、司徒達賢 |
11 | 73.6 | 張東隆 | 企業人事管理型態、技術、結構對組織效能之研究--台灣大型企業實證研究 | 于宗先、郭崑謨 |
12 | 73.6 | 吳秉恩 | 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研究 | 陳定國、劉水深 |
13 | 73.6 | 吳思華 | 產業特質與企業經營策略關係之研究 | 楊必立、司徒達賢 |
14 | 74.6 | 陳正男 | 顧客行為特性、行銷策略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劉水深、黃俊英 |
15 | 74.6 | 蔡明宏 | 組織內權力分配與主管環境偵測活動之研究 | 司徒達賢、吳靜吉 |
16 | 74.6 | 張重昭 | 產業環境、技術特性、經營策略、管理制度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楊必立、司徒達賢 |
17 | 74.6 | 蔡敦浩 | 策略性決策過程之研究 | 司徒達賢、吳靜吉 |
18 | 75.1 | 賴榮仁 | 美、日在台企業管理技術移轉之研究 | 劉水深 |
19 | 75.1 | 陳吉永 | 會計資訊系統管理功能之研究--我國電子業之實證研究 | 劉水深、鄭丁旺 |
20 | 75.1 | 蔡渭水 | 企業引進微電腦系統方式與使用成效關係之研究 | 劉水深、謝安田 |
21 | 75.1 | 許總欣 | MRP系統下之生產進度追蹤與控制方法研究 | 劉水深、林英峰 |
22 | 75.1 | 黃營杉 | 我國兵家之管理思想--策略形成與執行 | 高孔廉、郭崑謨 |
23 | 76.6 | 翁望回 | 企業正當性之研究--社會責任的的觀點 | 劉水深、黃俊英 |
24 | 76.6 | 胡哲生 | 問題結構即權力結構情境下之決策型態--權變觀點 | 司徒達賢、劉水深 |
25 | 76.6 | 丁虹 | 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 | 司徒達賢、吳靜吉 |
26 | 76.6 | 楊子江 | 策略關聯與事業風險及財務績效之研究--大型事業董監事連結類型的比較分析 | 司徒達賢、黃俊英 |
27 | 77.1 | 徐聯恩 | 組織內人際結構之研究 | 司徒達賢、吳靜吉 |
28 | 77.1 | 盧峰海 | 資訊差距、權力差距部屬成熟度與領導型態之研究 | 劉水深、姜占魁 |
29 | 77.6 | 尹衍樑 | 組織變革策略 | 司徒達賢 |
30 | 77.6 | 榮泰生 | 組織學習理論之探討--企業實施辦公室自動化之實證研究 | 司徒達賢、吳靜吉 |
31 | 77.6 | 李春旺 | 股價行為與規模效應--台灣股票市場實證研究 | 高孔廉、劉維琪 |
32 | 78.1 | 朴英培 | 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 | 郭崑謨、黃俊英 |
33 | 78.1 | 沈清文 | 員工對管理錯失的滿意程度與抵制行為傾向之研究--以台灣紡織業為例 | 劉水深、黃俊英 |
34 | 78.1 | 黃松共 | 事業策略、行銷作為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台灣西藥業之實證研究 | 劉水深、黃俊英 |
35 | 78.1 | 尹啟銘 | 產品創新自由度、企業策略與技術政策之關係--台灣資訊電子業實例研究 | 司徒達賢、黃俊英 |
36 | 78.1 | 池進通 | 企業員工對管理錯失的滿意程度與抵制行為傾向之研究--以台灣紡織業為例 | 郭崑謨、黃國彥 |
37 | 78.1 | 翁明祥 | 技術創新政策與事業經營策略的配合對技術創新績效之影響--台灣合成樹脂業實證研究 | 司徒達賢、黃俊英 |
38 | 78.6 | 巖奇峰 | 談判決策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易潛在價值與經濟交易潛在價值對談判決策影響之研究 | 許士軍、司徒達賢 |
39 | 78.6 | 林建煌 | 策略組群、組織作為與績效關係研究--飲料業實例研究 | 司徒達賢、黃俊英 |
40 | 79.1 | 羅庚辛 | 企業策略財務政策與績效關係研究--台灣製造業實證研究 | 司徒達賢、劉維琪 |
41 | 79.1 | 高永昆 | 企業競爭行為之研究 | 楊必立、高孔廉 |
42 | 79.1 | 潘明全 | 台北市個人投資者股票行為傾向--Fishbein模式之驗證研究 | 黃俊英、吳靜吉 |
43 | 79.1 | 林富松 | 研究發展策略與生產力關係之研究--台灣資訊電子業之實證研究 | 劉水深 |
44 | 79.1 | 張緯良 | 資訊技術的應用對組織的影響 | 司徒達賢、宋鎧 |
45 | 80.1 | 林震岩 | 「終端使用者應用」管理策略之研究 | 賴士葆 |
46 | 80.6 | 白崇亮 | 策略決策特性、競爭優勢策略與經營績效的關係--台灣電子資訊業之實證研究 | 司徒達賢、黃俊英 |
47 | 80.6 | 劉立倫 | 工作特性、結構特性、組織控制型態與控制失誤--以工作職位為分析單位之研究 | 司徒達賢 |
48 | 81.1 | 許金水 | 集團企業總部對所屬關係企業控制型態之研究--以台灣區集團企業為例 | 高孔廉、劉水深 |
49 | 81.1 | 俞海琴 | 資訊不對下本國銀行放款市場之研究 | 陳隆麒 |
50 | 81.6 | 徐景亮 | 我國股票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之資訊內容及其編制問題之研究 | |
51 | 81.6 | 林淑姬 | 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 |
52 | 81.6 | 林明杰 | 技術能力與技術引進績效相關之研究 | 劉水深、賴士葆 |
53 | 81.6 | 謝文雀 | 中外合資事業參與公司之互動關係之研究 | 王志剛、黃俊英 |
54 | 82.1 | 黃德舜 | 負債契約與代理問題之研究 | 李庸三、陳隆麒 |
55 | 82.1 | 夏侯欣榮 | 台灣地區新上市普通承銷價格之研究 | 張春雄、陳隆麒 |
56 | 82.1 | 洪榮華 | 台灣地區股票上市公司營虧預測模式之建立與其資訊價值之研究 | 劉維琪、陳隆麒 |
57 | 82.1 | 邱欽堂 | 授信策略、程序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台灣區銀行業之實證研究 | 劉水深、賴士葆、林炯垚 |
58 | 82.1 | 陳志遠 | 企業製造策略、產品策略之配合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賴士葆、司徒達賢 |
59 | 82.1 | 王又鵬 | 促銷活動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 | 黃俊英、洪順慶 |
60 | 82.1 | 顧鳳姿 | 個人特質、海外適應之配合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台灣電子資訊業海外主管之實證 | 許士軍、吳靜吉 |
61 | 82.6 | 魏正元 | 服務核心、服務傳送系統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服飾零售業為實證對象 | 司徒達賢 |
62 | 82.6 | 謝龍發 | 我國廠商參與共同研究發產聯盟的動機、類型和管理機制的相關研究 | 賴士葆、司徒達賢 |
63 | 82.6 | 林靈宏 | 消費品類型、創新類型與新產品行銷策略關係研究 | 劉水深、洪順慶 |
64 | 82.6 | 翁霓 | 雜誌交易對股價行為影響之研究 | 劉維琪、陳隆麒 |
65 | 82.6 | 柯惠玲 | 個人特質、事業發展環境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 許士軍、司徒達賢 |
66 | 83.1 | 宋餘俠 | 跨組織資訊系統規劃範圍之探討 | 黃思明、高孔廉 |
67 | 83.1 | 沈鵬飛 | 員工之技能特性、勞資衝突程度與衝突解決方式之關係 | 劉水深、黃國隆 |
68 | 83.1 | 林耀欽 | 資訊技術對企業程序之影響 | 劉水深、黃思明 |
69 | 83.6 | 許如欽 | 製成技術、品質管理對製造績效之影響 | 林英峰、賴士葆 |
70 | 83.6 | 鄭華清 | 負債融資與股利相關之研究 | 林英峰、賴士葆 |
71 | 83.6 | 瞿紹美 | 跨組織資訊系統對行銷通路成員權力關係之研究--探索性研究 | 黃俊英、黃思明 |
72 | 83.6 | 蔡浴源 | 移轉技術類型、管理機制與移轉績效關係之研究 | 劉水深、賴士葆 |
73 | 83.6 | 劉士豪 | 資訊系統與組織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 | 司徒達賢、黃思明 |
74 | 84.1 | 鍾國貴 | 製造早期參與新產品開發活動和新產品喀發的製造績效相關研究--以台灣區汽車零件業為實證之研究 | 賴士葆 |
75 | 84.1 | 劉平文 | 技術策略、組織之技術資訊處理機制與技術能力關係之研究--國內資訊硬體工業之實證 | 賴士葆、司徒達賢 |
76 | 84.1 | 洪英正 | 台灣地區產業工會組織之生態研究 | 王秉鈞、趙守博 |
77 | 84.6 | 林麗娟 | 國際合資動機貢獻與管理機制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78 | 84.6 | 林晉寬 | 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 | 許士軍、司徒達賢 |
79 | 84.1 | 李春安 | 聲譽模式下我國上市公司擴充型投資專案宣言對股價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劉維琪 |
80 | 85.3 | 陳松柏 | 技術槓趕、研發資源語言發組合關係之研究--國內製藥業之實證 | 賴士葆、司徒達賢 |
81 | 85.4 | 曾紀幸 | 多國籍企業在台子公司網路組織型態及其母公司管理機制選擇之關係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82 | 85.5 | 謝效昭 | 行銷資訊與通路領袖關係之研究 | 黃思明、洪順慶 |
83 | 85.5 | 郭敏華 | 資訊不對稱對負債資金成本之影響--以銀行借款為實證 | 陳隆麒、張春雄、李庸三 |
84 | 85.6 | 陳振隧 | 顧客基礎的品牌權益衡量與建立之研究 | 洪順慶 |
85 | 85.6 | 闕河士 | 股票股利信號發射模式與宣告效果之研究 | 陳隆麒、顏錫銘、郭崑謨 |
86 | 85.7 | 吳進登 | 競爭優勢、成長機會的價值與現金增資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 | 陳隆麒、林炯垚 |
87 | 85.7 | 劉家駒 | 由組織及均衡觀點探討職位結構、組織承諾與承諾管理關係之研究 | 司徒達賢 |
88 | 85.7 | 洪鉛財 | 技術組合、例行化程度與技術實施績效關係研究--國內電源供應器產業實施自動化技術之實證 | 賴士葆、司徒達賢 |
89 | 85.11 | 蕭富峰 | 影像服務品質關鍵因素之研究--服務要素服務力之觀點 | 郭崑謨、黃俊英 |
90 | 86.1 | 管瑞昌 | 我國共同基金績效與封閉型基金折價之研究 | 陳隆麒、顏錫銘 |
91 | 86.3 | 黃國誠 | 聲譽模式下股利宣告與成長機會對股價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劉維琪 |
92 | 86.7 | 黃佑安 | 企業創新能力對新產品研發過程影響之研究 | 賴士葆、王秉鈞 |
93 | 86.7 | 黃旭輝 | 公司成長機會對經理人持股、報償與董事監察人組成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謝劍平 |
94 | 86.7 | 伍忠賢 | 轉換債券定價之研究 | 汪義育、林炯垚 |
95 | 87.5 | 許培基 | 台灣地區創業投資公司的投資行為與最適投資策略之研究 | 陳隆麒、謝劍平 |
96 | 87.5 | 雷漢聲 | 影響地主國事業與原母國事業之相對垂直整合程度變化因素之探討-台商大陸投資之實證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97 | 87.6 | 彭朱如 | 醫療產業中跨組織合作關係類型與管理機制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98 | 87.6 | 林榮春 | 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 | 司徒達賢、林淑姬 |
99 | 87.6 | 龐寶宏 | 代理問題下上市上櫃公司退休金計畫之研究 | 陳隆麒、蔡揚宗 |
100 | 87.7 | 吳長生 | 公司特性、地主國特性、標準化策略與國際行銷績效之關係研究 | 洪順慶、郭崑謨 |
101 | 87.12 | 郭信智 | 全民健康保險對醫院內部互動類型及其控制機制選擇之影響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02 | 88.4 | 耿慶瑞 | WWW互動廣告效果之研究 | 洪順慶、黃思明 |
103 | 88.5 | 李文雄 | 資訊不對稱下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宣告對股票報酬率影響之研究 | 郭崑謨、陳隆麒 |
104 | 88.7 | 鍾志明 | 新產品發展週期之資源配置與績效之關係-以國內製造業為例 | 賴士葆、吳豐祥 |
105 | 89.1 | 孫梅瑞 | 國內上市公司從事公司購併活動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林基煌 |
106 | 89.5 | 吳政穎 |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薪酬設計與公司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 陳隆麒、張春雄 |
107 | 89.5 | 夏侯欣鵬 | 權力與信任對組織內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以銀行放款部門主管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08 | 89.5 | 王健安 | 共同基金經理人調整操作風險行為與最適控制契約設計之研究 | 陳隆麒、沈中華 |
109 | 89.6 | 蔡明達 | 市場資訊處理程序與組織記憶對行銷創新影響之研究 | 洪順慶 |
110 | 89.6 | 陳川正 | 非營利組織的「認同」管理--以基督教的「細胞小組模式」等教會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11 | 89.6 | 伍家德 | 產品創新類型、部門參與程度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係之研究 | 賴士葆、吳豐祥 |
112 | 89.6 | 顏永森 | 銷售網站服務品質對消費者態度影響之研究 | 賴士葆、吳豐祥 |
113 | 89.6 | 封德台 | 技術學習與技術能力關係之研究-國內資訊軟體產業之實證 | 賴士葆、溫肇東 |
114 | 89.7 | 陳木榮 | 從技術因素與交易成本觀點探討產業分工型態之決定-國際化下台灣資訊產業之實證 | 賴士葆、溫肇東 |
115 | 89.7 | 江啟先 | 數位產品資訊自我揭露程度效果之研究-以文獻資料庫為例 | 黃思明 |
116 | 89.12 | 彭玉樹 | 台商對外投資時機之研究-以資訊電子、紡織和製鞋業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17 | 89.12 | 邵靄如 | 台灣地區新上市/上櫃公司資訊結構與股價行為之研究 | 陳隆麒、楊朝成 |
118 | 90.05 | 溫育芳 | 國內上市公司的鉅額交易、股票價格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 陳隆麒、劉玉珍 |
119 | 90.06 | 鄭錳新 | 軟體產品開發之專案特質、同步活動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以應用軟體為例 | 賴士葆、溫肇東 |
120 | 90.07 | 劉松瑜 | 創業投資公司投資行為對被投資公司績效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林基煌 |
121 | 90.07 | 熊欣華 | 組織間合作的信心管理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2 | 90.07 | 王維元 | 台商海外投資營運環境不確定性之認知與因應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業赴大陸投資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3 | 90.07 | 徐恆功 | 策略購併後整合模式之研究-以資訊業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4 | 90.07 | 李國瑜 | 知識移轉的整合模式-知識特性、吸收能力與社會資本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5 | 90.12 | 吳君誠 | 上市公司融資選擇與股價關聯性之研究 | 陳隆麒、康榮寶 |
126 | 91.01 | 溫福星 | 首度上市上櫃公司高階主管持股、初次投資宣告與公司價值關係之研究 | 陳隆麒、吳啟銘 |
127 | 91.01 | 邱雅萍 | 多國企業子公司知識來源型態影響因素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8 | 91.06 | 黃銘章 | 影響代工供應商與顧客間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29 | 91.07 | 彭金隆 |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以我國保險業與金融機構間關係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0 | 91.07 | 沈高毅 | 創投公司對於被投資公司價值貢獻之研究 | 陳隆麒、黃慶堂 |
131 | 91.07 | 周宗穎 | 集團企業股權聯結基礎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2 | 92.01 | 廖明坤 | 台商大陸子公司決策自主權影響因素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3 | 92.01 | 王俊如 | 多元交易關係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4 | 92.01 | 金傳蓬 | 知識特性與社會特性對於人力資源活動外製程度影響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5 | 92.01 | 許文宗 | 主要客戶焦點之代工範疇變化-以台灣國際代工廠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6 | 92.01 | 賴宏誌 | 新事業發展與網絡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公司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7 | 92.06 | 鄒筱涵 | 任用需求暨任用特質對多國企業子公司高階主管任用決策之影響-以台商投資中國大陸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38 | 92.06 | 喬友慶 | 國際化程度、產品差異化能力與績效之關聯性-台灣企業之實證研究 | 于卓民、別蓮蒂+E2 |
139 | 92.06 | 任慶宗 | 集團企業子公司之綜效利益與彈性限制-網絡觀點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40 | 92.06 | 王錦瑩 | 台灣上市公司盈餘分配行為對股價影響之研究 | 陳隆麒、劉玉珍 |
141 | 92.06 | 陳瓊蓉 | 上市公司監理機制、多角化策略與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 陳隆麒、謝劍平 |
142 | 92.07 | 張邦茹 | 首度上市公司融資選擇行為及預測模式之研究 | 陳隆麒、沈中華 |
143 | 92.07 | 簡南山 | 台灣生活型態量表效率的後設統合分析 | 樓永堅、別蓮蒂 |
144 | 92.07 | 張玉琳 | 組織創業精神傾向、市場導向以及組織學習類型對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 | 洪順慶 |
145 | 92.1 | 鄭家宜 | 影響集團企業子公司間多點合作因素之研究-台灣金融保險業實証 | 于卓民、司徒達賢 |
146 | 93.01 | 張馥芳 | 廠商在策略群組間移動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人壽保險業為例 | 于卓民、司徒達賢 |
147 | 93.03 | 陳宥杉 | 綠色環保壓力對企業競爭優勢影響之研究-以國內資訊電子相關產業為例 | 賴士葆、溫肇東 |
148 | 93.06 | 丁秀儀 |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經營績效與機構投資人投資行為關聯性之研究 | 陳隆麒、沈中華 |
149 | 93.07 | 楊國彬 | 台灣國際新創事業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國際化、廠商優勢、市場進入策略與成長策略 | 于卓民、朱博湧 |
150 | 94.01 | 魏聖忠 | 累積滿意度邊際微調模型之研究-消費者失驗之觀點 | 樓永堅 |
151 | 94.02 | 官志亮 | 影響國際合資非主導性業務管理涉入與管理機制因素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52 | 94.02 | 廖釆如 | 資源對隔離程度之影響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53 | 94.02 | 鄭祥麟 | 策略聯盟所引發的組織改變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54 | 94.06 | 張榮農 | 非營利組織策略合作之研究-以台灣農會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55 | 94.06 | 朱沛 | 創業者的知識與創業機會對差異性產品競爭優勢之影響-在原產業成長期創業之情境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56 | 94.11 | 田文彬 | 多國企業派外管理與知識移轉績效關係之研究-網絡關係與知識特性干擾效果 | 林月雲 |
157 | 95.01 | 林宏遠 | 網路服務接觸臨場感對網路服務品質及網路忠誠度之影響 | 賴士葆 |
158 | 95.05 | 黃櫻美 | 關係相關多元化與工作相關多元化對團隊課程與團隊績效之影響 | 林淑姬、林月雲 |
159 | 95.06 | 張婷玥 | 顧客體驗與體驗品質之概念性研究:顧客觀點 | 洪順慶 |
160 | 95.06 | 王睦舜 | 管理能力、股權重組、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 陳隆麒、林基煌 |
161 | 95.06 | 魏郁禎 | 企業興衰: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觀點 | 林月雲 |
162 | 95.07 | 康敏平 | 組織間不對稱交易關係之統治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63 | 95.07 | 許瞻桂 | 新創事業資源取得時機與市場進入時機之探討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64 | 96.01 | 陳怡靜 | 從智慧資本觀點探討組織變革過程中人力資源發展實務之角色 | 管康彥、林月雲 |
165 | 96.02 | 莊如松 | 適應性績效量表之發展及其與目標導向、前瞻人格之關係 | 韓志翔 |
166 | 96.07 | 李怡禛 | 組織智慧資本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高等教育機構為例 | 林月雲 |
167 | 96.07 | 曾斐金 | 供應商配合導入綠色供應鏈管理之研究 | 許士軍、謝清俊 |
168 | 96.07 | 陳嬿伊 | 無可忽視的價格衝擊-價格離散對消費者價格知覺的影響 | 別蓮蒂、樓永堅 |
169 | 96.07 | 邱亞康 | 套票型式與消費者規範導向對轉換與續購行為之影響 | 別蓮蒂、樓永堅 |
170 | 96.07 | 林育則 | 消費罪惡感之情緒內涵、發生時機及量表發展 | 別蓮蒂、樓永堅 |
171 | 96.07 | 夏康寧 | 消費者心情對產品屬性偏好及產品態度之影響研究 | 別蓮蒂、樓永堅 |
172 | 96.07 | 江政達 | 動態性合作網絡分工與連結管理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73 | 96.08 | 林錦鴻 | 看診時間長短與門診品質相關性研究 | 黃思明 |
174 | 97.01 | 羅芳怡 | 地區限定優勢:成因與對國際化之影響 | 于卓民、譚丹琪 |
175 | 97.01 | 郭國泰 | 軟體商業生態系統中利基者經營模式之變遷:以資訊安全軟體公司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76 | 97.04 | 許淑寬 | 組織間交易過程中我方交易管理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77 | 97.06 | 酈芃羽 | 國際代理關係之延續與發展 | 于卓民、譚丹琪 |
178 | 97.06 | 李貴惠 | 多國公司區域策略、區域組織及子公司角色改變-三者關係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79 | 97.07 | 曾忠蕙 | 贈品促銷深度與品牌形象的影響效果與外溢效果之研究 | 別蓮蒂、樓永堅 |
180 | 97.07 | 黃柏凱 | 上市公司企業體質鑑別模型之建構-以製造業首度上市公司為例 | 姜堯民 |
181 | 97.08 | 李雨師 | 集團企業綜效之管理-子公司間交易情境之探討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82 | 97.09 | 吳祉芸 | 甄選面談中應徵者防禦型印象管理策略及效果之研究 | 蔡維奇 |
183 | 98.05 | 張朝清 | 移動彈性與組織間關係策略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84 | 98.05 | 陳怡穆 | 廣告量對品牌態度與購買率之影響 | 樓永堅、別蓮蒂 |
185 | 98.05 | 劉怡媛 | 證券承銷商之網絡關係與承銷績效之關聯性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86 | 98.06 | 黃增隆 | 人際與人機互動經驗沈浸的前因、狀態及後果之研究 | 樓永堅、別蓮蒂 |
187 | 98.07 | 呂佳玲 | 國內上市公司營運資金供需對經營績疾及融資政策影響之研究 | 廖四郎、黃思明 |
188 | 98.07 | 陳仁惠 | 組織導入創新技術之創價模式與整合模型設計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89 | 98.07 | 簡博浩 | 任務性、脈絡性及適應性績效表現對主管獎酬決策的影響:主效果、交互效果及干擾效之探討 | 韓志翔 |
190 | 98.07 | 紀乃文 | 團隊情感氛圍的前因、動態改變及後果變數之研究 | 蔡維奇 |
191 | 99.01 | 黃嘉雄 | 應徵者面談焦慮在甄選面談中的角色:探討面試管行為和特性的調節效果 | 蔡維奇 |
192 | 99.06 | 商倩鳳 | 單一事業中小企業資源拉撐與規模成長關聯性之探索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93 | 99.06 | 吳紹慈 | 克服組織認同衝突-網絡策略、組織認同與合作間關係之研究 | 于卓民 |
194 | 99.06 | 范慧宜 | 集團內子公司地主國知識產生與移轉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95 | 99.06 | 江旭新 | 品牌心理擁有感之前因與結果因素之研究:量表發展與多層次之研究方法 | 韓志翔、張愛華 |
196 | 99.07 | 陳雯虹 | 組織例規與彈性關聯性之研究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197 | 99.07 | 葉乃綺 | 最低購買金額門檻促銷對消費者購物決策與價格認知之影響 | 樓永堅、別蓮蒂 |
198 | 99.07 | 陳明怡 | 愉悅性嗅覺線索對產品評價與資訊處理路徑的影響 | 樓永堅、別蓮蒂 |
199 | 99.07 | 曾淑婉 | 多國公司創新網絡構形與網路管理機制之探討 | 于卓民 |
200 | 100.04 | 趙秋華 | 客戶驅動之廠商國際化策略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201 | 100.07 | 蔡孟君 | 複合式品牌延伸之研究-語言學觀點 | 樓永堅、別蓮蒂 |
202 | 100.07 | 陳玉珊 | 調節焦點契合研究之後設分析 | 樓永堅、別蓮蒂 |
203 | 100.07 | 應公保 | 廠商國際化能力之內涵與變化:以在開發中國家設廠營運活動為例 | 司徒達賢、于卓民 |
204 | 100.12 | 廖婉鈞 | 組織文化、智慧資本與組織績效之關係:智識運用能力的干擾效果 | 林月雲 |
205 | 101.01 | 蕭丞傑 | 線上社群協作及其前置因素之研究:檢驗社群投入度之中介效果 | 張愛華、李有仁 |
206 | 101.03 | 陳柏元 | 配適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 于卓民、譚丹琪 |
207 | 101.07 | 陳皓怡 | 員工正向情緒表達影響因素之研究:交易層次分析與員工個人變數之跨層次干擾效果 | 蔡維奇 |
208 | 101.07 | 洪敘峰 | 消費者綠購買行為前因研究:雙重路徑觀點 | 張愛華 |
209 | 101.07 | 沈經洪 | 品牌關係:顧客價值與品牌愛慕 | 洪順慶 |
210 | 101.07 | 劉芳梅 | 以使用者為基礎的社群網站品牌權益之研究 | 洪順慶 |
211 | 101.07 | 張雯然 | 供應鏈中的跨階管理:以焦點廠商、一階供應商、二階供應商的三方關係為例 | 司徒達賢 |
212 | 101.07 | 李山 | 代工商自創品牌動態競合策略探討 | 司徒達賢、彭朱如 |
213 | 101.09 | 林德怡 | 互動公平性與互惠性對策略聯盟夥伴關係資本的影響-不確定性的干擾效果 | 譚丹琪、林月雲 |
214 | 101.09 | 虞邦祥 | 策略聯盟所引發的組織改變:組織慣性之化解 | 司徒達賢、林月雲 |
215 | 101.11 | 李文玄 | 以成本利益觀點探討極大化程度對消費者產品資訊搜尋行為之影響 | 別蓮蒂、樓永堅 |
216 | 102.7 | 陳冠仰 | 市場知識之研究:概念架構 | 洪順慶 |
217 | 103.1 | 張立中 | 社會資本與吸收能力的移轉:以台灣傳統產業的家族企業接班者為例 | 張逸民 |
218 | 103.7 | 王慧茹 | 綠色品牌聯想的建構與分析 | 洪順慶 |
219 | 103.7 | 李姿瑩 | 消費者將個人擁有物擬人化之動機與對人際互動影響之探討 | 別蓮蒂、沈永正 |
220 | 103.7 | 謝慧璋 | 消費者共創的心理機制對品牌投入度之研究 | 張愛華 |
221 | 103.7 | 游舒惠 | 家族企業未來經營者養成之研究-養成途徑與管理知能 | 司徒達賢、彭朱如 |
222 | 103.7 | 張家揚 | 新產品發展專案之權力結構與新產品發展績效之關聯研究:以外部控制觀點探討 | 別蓮蒂、樓永堅 |
223 | 104.1 | 壬豫萱 | 以社會認定觀點探討心理契約違反與員工角色外行為之關係:中介與調節效果研究 | 胡昌亞 |
224 | 104.6 | 曾祥景 | 服務場景的人際因素對注意力幸福感的影響:以恢復體驗為中介角色 | 張愛華 |
225 | 104.6 | 吳至倫 | 社群網站行為與線上社會資本對社群商務之影響-以社群網站臉書為例 | 李易諭、洪叔民 |
226 | 104.7 | 董重麟 | 消費者視覺觀點與廣告訴求類型適配度之體現模擬與溝通效果 | 沈永正、別蓮蒂 |
227 | 104.7 | 梁晉嘉 | 廠商回應環境管理規範之研究 | 于卓民 |
228 | 105.6 | 顏婉竹 | 發展社群媒體共創能力:整合公司與顧問的觀點 | 張愛華、張欣綠 |
229 | 105.7 | 張恩欣 | 員工知覺市場導向文化、內部市場導向與市場導向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服務業為例 | 洪順慶 |
230 | 106.2 | 龔天鈞 | 策略相似性與廠商績效:正當性與競爭之權衡 | 于卓民、黃國峯 |
231 | 106.5 | 陳信宏 | 從社會認定理論探討員工正向心理資本之前因與後果 | 蔡維奇 |
232 | 107.6 | 林智偉 | 品牌代理商降低拉式策略威脅之研究:三方交換關係觀點 | 巫立宇、邱志聖 |
233 | 107.7 | 顏孟賢 | 競爭性中衛體系間的多廠商合作-聯盟形成、治理與生命週期 | 于卓民、彭朱如 |
234 | 107.7 | 成力庚 | 不同論點類型對推敲與決策信心的影響:傳統實驗與腦神經實驗觀點 | 別蓮蒂、沈永正 |
235 | 107.7 | 楊偉顥 | 以結構比對理論與注意力驅動機制探討消費者品牌識別標誌美感決策評價歷程 | 別蓮蒂、沈永正 |
236 | 107.7 | 李宜靜 | 驅動工業4.0之IT能力影響商業模式創新之研究:基於動態能力的觀點 | 李易諭、季延平 |
237 | 107.7 | 董珮如 | 敘事性廣告對消費者品牌體驗的影響 | 張愛華 |
238 | 107.8 | 陳菡 | 付費教育內容平台產品特性對消費者持續使用意向的影響 | 黃思明 |
239 | 107.8 | 邱慧昀 | 創業家人脈轉移-以台灣小型貿商為例 | 于卓民 |
240 | 107.9 | 李友青 | 大型貿易商如何提升中間化的地位:資產專屬觀點 | 司徒達賢 |
241 | 108.1 | 翁浩邁 | 影響製造業海外子公司企業永續及社會責任作為因素之研究 | 于卓民、司徒達賢 |
242 | 108.8 | 巫敘竹 | 雇主品牌性格與差異化對招募績效之影響 | 蔡維奇 |
243 | 108.9 | 練惠琪 | 小企業創業者自願以清算退出之探索性研究 | 于卓民 |
244 | 109.4 | 吳小龍 | 績效展望對公司垂直整合的影響研究 | 李志宏、黃思明 |
245 | 109.5 | 王金來 | 企業升級與轉型之策略與管理-以動態能力觀之 | 于卓民、黃國峯 |
246 | 109.5 | 劉恕偉 | 代工業者發展與推動自有品牌之研究 | 于卓民、彭朱如 |
247 | 109.6 | 程孝盈 | 在應變角度下探討供應鏈韌性的建構 | 洪叔民 |
248 | 109.7 | 楊昇翰 | 中小型網路零售商之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 黃思明 |
249 | 109.7 | 黃士修 | 多國企業「區域總部-子公司-通路」間管控機制之探討:以台灣資通訊產業為例 | 于卓民、巫立宇 |
250 | 109.7 | 陳美燕 | 第三方B2B電商平臺支援環境下供應鏈金融體系之最優產銷與融資決策方法 | 李易諭、余千智 |
251 | 109.7 | 曾威智 | 消費者抵制之研究:以母子公司相似性、危機責任歸屬、產品替代性及回應策略進行探討 | 樓永堅 |
252 | 109.7 | 蔡佩純 | 消費者選擇確定或機率折扣之研究 | 樓永堅 |
253 | 110.1 | 許惇惠 | 通路實虛整合之衝突與其管理機制之研究 | 于卓民 |
254 | 110.5 | 張詩慧 | 以資源保存理論觀點探討工作壓力源與主動行為之關係 | 胡昌亞 |
255 | 110.7 | 徐景輝 | 管理上游供應鏈風險與危機之研究--以在大陸地區從事採購的小型外商為例 | 于卓民、羅明琇 |
256 | 110.7 | 周文卿 | 正當性訊號和旁觀者效應對獎酬回饋式群眾募資案之影響 | 于卓民、黃國峯 |
257 | 111.6 | 陳燕諭 | 職場情緒勒索後果之探討 | 胡昌亞 |
258 | 111.6 | 徐慶懿 | 集團成員如何轉虧為盈?--集團總部關注與資源調配之探討 | 于卓民、黃國峯 |
259 | 111.7 | 吳恬妤 | 目標導向、示弱價值及成本認知與示弱:示弱概念建構與量表發展 | 黃家齊 |
260 | 111.7 | 廖巍庭 | 主管實踐使命感對員工實踐使命感之影響:一個調節式中介模型的探討 | 黃家齊 |
261 | 111.7 | 張磊 | 跨境併購過程之正當性研究-開發中國家企業併購已開發國家企業之情境 | 于卓民、巫立宇 |
262 | 112.5 | 范思美 | 不安全依附對員工建言行為之影響:不同家長式領導風格之調節效果 | 胡昌亞 |
263 | 112.6 | 翁玲華 | 零售通路數位轉型下,外部行銷、內部行銷、互動行銷與品牌權益之關係 | 洪順慶 |
264 | 112.6 | 田錦宏 | 高永續工作系統:推動ESG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新典範 | 林月雲 |
265 | 112.7 | 洪妤萱 | 高階管理團隊異質性與績效之關聯性:台灣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比較性研究 | 于卓民、巫立宇 |
266 | 112.10 | 王文鹿 | 後疫情時代供應鏈敏捷、韌性與數位化資訊能力對供應鏈營運績效關係之研究 | 李易諭 |
267 | 113.1 | 黃韋仁 | 全通路零售之顧客體驗與投入研究:因果路徑與調節效果之探討 | 張愛華、白佩玉 |
268 | 113.6 | 陳怡安 | 數位能力與中小企業國際化 | 于卓民、黃國峯 |
269 | 113.7 | 葉冠義 | 影響直播主收入因素之研究 | 于卓民、別蓮蒂 |
270 | 113.7 | 余相賓 | 主管表達感謝與員工工作態度與行為的中介歷程探討:以 LMX 與關注主管情緒為調節變項 | 蔡維奇 |
271 | 113.12 | 玎公明 | 消費者與AI技術之間的實證研究:聊天機器人與生成式人工智慧 | 朴星俊 |
272 | 114.2 | 吳澤欣 | 企業永續演進模式:從被動回應到策略聚焦 | 于卓民、蘇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