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中求適應 徐瑞廷籲政大生提早準備

  • 2015-06-03
  • AdminAdmin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合夥人徐瑞廷透過自身職涯經驗,提醒政大生提早思考未來。攝影:鄭佩棋。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合夥人徐瑞廷透過自身職涯經驗,提醒政大生提早思考未來。攝影:鄭佩棋。
企管系教授管康彥(左)主持CEO論壇。攝影:鄭佩棋。
企管系教授管康彥(左)主持CEO論壇。攝影:鄭佩棋。
CEO論壇吸引許多學生參與。攝影:鄭佩棋。
CEO論壇吸引許多學生參與。攝影:鄭佩棋。

【校訊記者江啟倫報導】企管系28日舉辦CEO論壇「Adaptability in Uncertain Times」,由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合夥人徐瑞廷說明企業如何適應動盪的商業環境,他也提醒政大學生提早思考職涯走向,並且積極培養國際觀,養成「世界級能力」。

「過去不可能撼動的食品企業,在今 天居然也倒了。」徐瑞廷一開始就點出動盪的商業環境對傳統企業帶來的衝擊,認為企業實力再強大,都有可能在一天內倒閉。他解釋,科技的進步加速全球各地的 信息傳播,造就商業環境迅速改變,「任何一家公司今天發生什麼事情,全世界都會知道」,所以一旦企業策略失當,隨時帶來強烈衝擊。

不過,動盪的商業環境並不完全只帶 來困境,徐瑞廷進一步說明,雖然企業有可能迅速倒閉,但也為企業創造「一次性崛起」的機會,小型企業只要抓住機會,「就有可能一次性打倒大公司」。他補 充,若要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年代成功把握機會脫穎而出,企業首先必須要「適應環境」。他以生命力強的蟑螂來形容企業生命週期,「能活得最久的不是最強 的、不是最弱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

不僅企業要去適應環境,在徐瑞廷看 來,大學生在畢業以前,也應該嘗試適應自己「未來的職場」。他觀察,高中生進入大學前,大多都會做好事先研究與調查,但在大學轉入職場的過程中,性質轉變 其實更加巨大,卻很少會去思考自己的職涯走向。他鼓勵政大學生在學生時代想好「自己第一份工作要做什麼」,未來才能更容易適應職場。

從個人職涯經歷出發,徐瑞廷提出求 職準備的重點:「認清自己的絕技」。他回憶,自己求學時代最熱門的課程是當時新興的「網路商業」,一群人搶著修習相關課程,導致相關知識失去獨特性。與其 隨波逐流,他認為「跟隨自己的熱情」更加重要,「哪怕你的絕技還是熱情是養狗,能把狗養得特別好,這都有可能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你有可能因為這樣成 功。」

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國際觀的培養也成為學習重點。徐瑞廷比較日本與臺灣學生,認為「致命的差別」在於雙方對於國際歷史、地理、品牌等的認識。他觀察,臺灣學生「對世界的感覺」較冷漠,以至於缺乏「比較的平台」,失去競爭動力。

他提醒政大學生,打工換宿、旅遊等並不是培養國際視野的有效方式,建議學生參與外商企業實習、志工活動,實際與當地人溝通,才能在語言、文化上達到深度交流,達成培養國際觀的目的。

徐瑞廷還提到,在他看來,大學生畢業後馬上創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他就沒有機會跟世界級的公司、夥伴接觸」,建議學生可先進入「世界級環境」工作,前往發達的商業環境工作,或擔任優秀經營者的特助,才能培養出自己的「世界級能力」,未來開創事業也更具競爭力。